|
有人说;“人的追求越低,幸福感越强”,我不赞成这种说法,按照哲学理论讲,应该是“懂得满足的人,幸福感就强”。因为,除了傻子,不谙世事的孩子以外,每个人都有追求,追求幸福,追求财富,追求地位,追求爱,在骨子里都幻想自己有一天成为富翁,成为宠儿。所以,幸福感只与满足不满足有关,与追求无关。
中国社科部门曾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,说我国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要远比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高,尽管调查报告一出笼,遭到了网民的炮轰,但是,调查人员坚持认为,农民的幸福感指数远高于城镇居民没有搞错,是不争的事实,原因是农民的幸福感同城镇居民的幸福感有所不同。
许多城镇里的人认为,只有富贵才能给人带来幸福,生活在“九地之下”的贫困农民哪来的幸福可言。其实错了,正是对财富的强烈渴望,才束缚了城镇居民的思维和自由,这就是为什么城镇居民生活好了,幸福感倒没了的根本原因。
为什么在城镇,一些人成了妻妾满堂,有花园有别墅,与绝大多数农民兄弟比,生活在天堂中的富裕人群以后,却感觉不到幸福了哪?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?其实不是的,是因为城镇人与农村人的幸福点不同。
由于城镇人大多没有品尝过挨饿的滋味和玉米糊糊是如何的难咽,他们也就体验不到山珍海味给他们带来的口福,由于没有丧失过尊严,也就体验不到尊重给他们带来的满足,由于没有受过歧视,也就不知道不被人欺负是何等的幸福,由于没有过讨不上老婆的危机,也就不知道娶上老婆是何等的欢娱。所以,以为生活原本就该更好的他们,追求和奢望哪里还有止境,上了天堂还要做神仙,做了神仙还想做统治宇宙的主。
人说:“高处不胜寒”,我觉得把这句话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的了,知道的越多,视野越宽,幸福感就越少,为什么很多的名人,精英都移民到国外去了,因为他们远比农民,普通的市民更知道自己其实生活在那一片方圆里并不幸福。
有些农民的满足感很强,幸福感的起点很低是社会和时代造成的。大概农民长期处于贫困,受歧视的弱势地位的缘故,特别容易满足,以前饥寒交迫,一旦温饱了,幸福就来了,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幸福,有田地是幸福,收成好是幸福,娶上了老婆是幸福,睡在热炕头上是幸福,没有人来拆房牵牛是幸福,甚至有一壶烧酒,一块豆腐也是幸福。你如果到农村,看到他们的生活仍处在贫困状态,说出了诚如李昌平那样的话“农民真苦,农村真穷,农业真危险”,看来你就危险的了,恐怕要自找羞辱了。特别是在东北农村,我不知道有几个农村人能瞧得起你城镇居民?在东北农村,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耕种,那里的农民,一年的劳动日顶多才几十天,甚至总共加一起才十几天,收入就是好几万。觉得幸福无比的农民会忍不住反唇相讥:“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的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过去是萝卜白菜,玉米面糊糊,今天,我们是大米白面,猪肉牛肉,电灯电视的,还要怎么样,这已经很好了。在你遍地下岗工人,吃饭都成问题的城镇,一年能收入几个大子?我们在农村有房有地,家里有地心不慌,不用为生活奔波,你们哪,一天不工作就可能没有饭吃,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要奋斗一辈子,还要负债累累,你们才是真正的穷困哪。”
贪欲是无止境的,追求也是无止境的,假如有一天,农村人的幸福感的起点和城镇人一样了,他们或许会同城里人一样的迷茫了,原来的幸福生活哪里去了哪?所以,满足既是幸福。 |
|